首页

诗蔓少女长靴

时间:2025-05-29 20:32:31 作者:为什么有些人一吃刺激性食物就腹泻? 浏览量:48691

  中新网银川5月29日电 (记者 杨迪)夏天到了,烧烤、小龙虾搭配冰镇饮料,成为不少人的“饮食标配”。但有些朋友一吃刺激性食物就会腹泻,满足了口福却难为了肠胃。什么是“直肠子”?如何调理好我们的肠胃?5月29日世界消化健康日,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丁晓玲接受采访,进行解答。

  丁晓玲介绍,刺激性食物引起的腹泻,主要有三种原因:第一个就是肠道比较敏感,吃了火锅、冷饮等刺激性食物,肠道就会受到刺激,出现腹泻。第二个是“肠易激综合征”,吃了刺激性的食物后,肠道就像一个“会发脾气的小孩”,出现痉挛、腹痛,但排便以后,这个症状就会缓解。第三个因素是肠道菌群失调了,当吃了不合适的东西时,肠道就会出现这种“翻车”的情况。

  生活中有不少人一吃完东西就想上厕所,俗称“直肠子”。丁晓玲介绍,在医学上这一现象被称为“胃结肠反射亢进”,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“当我们吃完食物以后,身体会‘告诉’结肠,你来‘任务’了,要腾出一些空间。”丁晓玲表示,出现这种现象时,只需观察大便的形状、性状有无异常,是否有便血,如果一切正常,就不用过度担心。

  丁晓玲介绍,在调理肠胃方面,应做到“三要三不要”原则。首先要规律进食,第二要细嚼慢咽,第三要学会“挑食”,“比如容易胀气的人群,就要少吃豆类食品、洋葱,尽量避免喝碳酸饮料;如果有胃酸反流增多的人,就尽量不要去吃奶油、咖啡、浓茶、巧克力这些食物。”

  “三不要”则是指不要在吃完饭以后立刻躺平,不要滥用药物,不要忽视腹痛、便血等“信号”。

  “其实,胃肠是情绪的一面‘镜子’,也是饮食的一位‘考官’。吃对、吃慢、吃好,保持心情舒畅,就是最好的养胃药。”丁晓玲说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从大都市回归,这个小伙想与乡土一起成长

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,202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13908亿斤,再创历史新高;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93公斤,继续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。

舞剧《人在花间住》以花寻迹用情描绘“花城”人间烟火

相较2022年上海实施的首轮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,此次新一轮的补贴政策在补贴商品范围、支付方式、参与企业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。首先是补贴范围更广,补贴产品品类由原来的空调、电冰箱、洗衣机、电视机、热水器等8大类升级为16大类,微型计算机、打印机、空气净化器、微波炉、净水机等品类首次进入上海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名录。其次,支付方式进一步扩大,消费者可通过多种线上支付方式参与活动。此外,参与企业扩容,首批上线的参与门店达300家,是上一轮的两倍。(完)

官方发文:不得随意给予顶格罚款或高额罚款

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、国家数据局局长 刘烈宏:我们将进一步把握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发展趋势,加快破除阻碍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,围绕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,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
男子被巨大神经纤维瘤压弯腰 切除后重达13斤

格拉德尔:我在邮件中详细地列出了我的发现、收集到的证据、我相信小偷就在博物馆内部的理由,甚至告诉他们就是其中一名策展人,并给出了名字。无论当时还是现在,我都认为证据无可争议,如果有人真的调查一下,就会发现没有其他合理的解释,我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看到收据和上面的名字,还不全面戒备。

文明的坐标丨云梦简牍“探源中华”

——双方认识到加强减灾合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,同意加强灾害预警、应急处置和灾后重建等合作,重点关注能力建设、卫星技术合作、灾害管理基础设施(救灾物流枢纽)等,致力于通过灾害管理合作项目增强可持续抗灾能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